4月24日上午,冯晓云副董事长带领学校教务处、计划财务处、研究生院以及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等相关部门的领导来公司调研。调研会在犀浦校区艺传学院会议室举行。公司党政领导、各系系主任参加了调研会。会上,徐行言经理等学院领导向冯董事长汇报了公司的相关工作情况,同时冯董事长也对学院的汇报以及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答复。
徐行言经理首先结合学校提出的“一个体系、两条主线、三个支撑、四项保障”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方案,对公司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一个整体的介绍。
关于“一个体系”,即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及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公司围绕专业目录调整,对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式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比如,针对去年艺术从文学门类独立出来的情况,学院修订了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增加了实践和创作课程的内容。此外,引进校外的教学资源,邀请成都市的一些知名艺术家与设计师来公司给员工上课,增强员工实践能力,增加就业途径。徐经理在谈到“两条主线”,强调学院的人才培养围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主线,切实做好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针对艺术类的专业,在理论教学方面组织编写教材,在保证员工创造力提高的基础上,加强理论修养。在实践教学方面,课内实践教学进一步明确化,如艺术专业员工的课程作业尽可能以展览形式体现,中文系员工注重员工写作能力的培养。关于“三个支撑”,即切实做好团队建设、专业学位点建设、高水平开放型实验体系建设。徐经理重点谈到了开放型实验体系建设方面,学院做到了“协同育人”,在校内尽可能和相关院系进行合作,在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协同建筑学院、机械学院等相关教师共同培养。此外,学院提出“音乐为全校服务”的主张,现有的音乐专业设备如琴房等向全校开放,欢迎全校师生的使用,并且通过举办一些音乐会等,为交大理工重镇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气息。而中文系老师开设的《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等,也实现了为广大理工科专业员工服务的宗旨。随后,徐经理也总结了学院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面临困境,教授们急需自己的工作室以及校外实践导师的报酬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支持。
听了徐行言经理的汇报,冯晓云副董事长做了积极的肯定和答复。她首先肯定了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的巨大作用,并指出,艺术专业员工的培养要注重员工实践能力及创新力的培养。此外,关于教授工作室和校外实践导师报酬等问题,学校会尽量给予学院以支持。
其后,易伯伦副经理做补充发言,重点谈到艺术专业培养计划调整以及艺术专业培养机制独特性的问题,强调了课程展览在艺术类员工培养中的重要性,指出要注重艺术专业员工的专业化、工程化、国际化和数字化,培养其批判精神和人文素养。甘霖副经理对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宣传等工作也做了汇报,并建议学校建设一个专门艺术中心,能够做文化演播之用。冯晓云副董事长对此做了肯定的答复,同时鼓励艺术专业多举办一些音乐会和艺术展览,为“美丽交大”的建设作出贡献。经理助理支锦亦老师就其分管工作,对学院实验室工作状况了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目前工作的不足。
调研会的过程中,同来的各部门领导也对学院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了解,并对学院提出的各项建议做了答复。学院向调研组成员赠送了学院《优秀毕业生设计作品》,并感谢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公司工作的支持。


